昆蟲的有趣行為 紀錄:吳秀娟
連續天氣酷熱,氣溫達到36攝氏度左右,登山客大多清晨涼快點就來爬山,因為是暑假期間有些家長帶著孩子來登山,親近大自然,認識生態!
開始講解前,參與的夥伴們先來個合影!
首先由蘭芬講解介紹偽裝大師的擬態行為。蘭芬還帶來幾本兒童畫冊,加深擬態印象和趣味性偽裝是動物用來隱藏自己,或是欺騙其他動物的一種手段,不論是掠食者或是獵物,偽裝的能力都會影響這些生物的生存機率。
擬態的形式有:
貝氏擬態,為無毒害物質,藉由模擬有害物質而獲利,如鹿子蛾擬態成為黃胡蜂。
穆氏擬態,為兩種皆不可口的物質彼此擬態,使獵食者無法辨識而保命。
侵略性擬態,為掠食者擬態為無害物質,以欺騙行為取得獵物,如,豬籠草。
接著由玉珍講解--金花蟲寶寶的防身術威嚇:擺動身體尾巴
偽裝:4-5次蛻皮,把蛻下的皮蓋在身上,糞便塗在身上。
蟲巢:和避債蛾類似,用自己的糞便當巢背在身上。
環狀防禦:靠在一起成一整排或環狀,壯大聲勢
語婕講解牽隻乳牛回家養(螞蟻.蚜蟲.瓢蟲之間的恩怨情仇
瓢蟲吃蚜蟲,一次大約吃50隻,對農民來說,瓢蟲是益蟲。
蚜蟲沒有驅敵能力,採取大量繁殖下一代的策略,不怕被吃,分食蜜露聘請螞蟻當保鏢保護蚜蟲,螞蟻按壓蚜蟲腹部就會分泌蜜汁,有時螞蟻也會把蚜蟲帶回巢中。
螞蟻驅趕瓢蟲時,瓢蟲會分泌麻醉劑定住螞蟻,藉機逃走
櫻鸞講解螳螂的緊箍咒(螳螂和鐵線蟲的關係)
鐵線蟲是一種線性寄生蟲,成蟲在水中會產下數萬個卵於水草或石頭上,被水棲昆蟲取食,如,孑孓,水蠆吃進鐵線蟲的卵,羽化成蚊子,蜻蜓,且剛好被螳螂捕食,鐵線蟲便可進入螳螂腹中繼續成長,成蟲時必須回到水中完成產卵任務,一般昆蟲不喜歡水,但被鐵線蟲寄生的螳螂會被控制,衝入水中淹死,如果螳螂沒找到水源,鐵線蟲仍然會破肚而出,螳螂因腹部受傷而死,鐵線蟲則在陸地上乾死。
最後由世宗講解沫蟬的保衛之道,沫蟬又稱不會鳴叫的蟬,台灣沫蟬有11屬28種,以紅紋沫蟬最常見,寄主苧麻、姑婆芋、香蕉、通木等多種植物,具刺吸式口器,若蟲吸食大量植物汁液後,就直接由肛門排出來和腹端所分泌的黏液混合攪拌成泡沫裹身,這些泡沫不容易被水溶化,具有保濕防曬等保護功能,若蟲從初齡到終齡都在巢中度過,躲在泡沫裡天敵也看不到牠。
成蟲後就不再製造泡沫,遇到危險,以強有力的後腿彈跳逃離,又叫蛙蟬。
最後夥伴們一起整理環境後,結束今天的駐站!